当前位置:首页行业干货详情

践行“两山”理念 还湖还景于民——回访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

来源: 责编:互联网 时间:2023-06-15 09:40:07
导读

春归大地,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梅花渐次开放。临水而植的梅花红得似火、白得如雪、粉得柔嫩,充满了灵气,形成了西溪湿地独有的“曲水寻梅”生态景观。周末,不少市民游客走进湿地公园,乘着摇橹船赏水观梅,感受“疏影横斜水清浅”的意趣。

,

2020年3月31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,沿着绿堤、福堤,察看湿地保护利用情况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湿地贵在原生态,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,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,不能搞过度商业化开发,不能搞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建筑,更不能搞私人会所,让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。

,

近两年,当地牢记总书记嘱托,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,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。如今的西溪湿地,自然资源丰富,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,水网、河道、水塘、潭池、滩涂、岛屿构成了独特的水域生态景观。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西溪湿地不仅成为当地居民休闲与觅静的空间,更为各地探索实践湿地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思路与样板。

,

既要环境美 也要生态美

,

空中俯瞰,面积11.5平方公里的西溪湿地水道如巷、河汊如网。711种维管束植物、898种昆虫、193种鸟类,让这里的一年四季野趣横生、生机勃勃。

,

事实上,西溪湿地曾历经几度变迁。20世纪80年代起,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,西溪湿地以年均约1平方公里的速度萎缩,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多平方公里,缩减到2002年的11平方公里,加之当地村民养猪带来的污染,这里的水质一度跌至劣五类,少数区域甚至鱼虾绝迹。

,

2003年8月,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启动,通过农居搬迁、河道清淤、植物复种、生态驳坎、房屋整修等方式,逐步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。2005年,“重生”后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开园。同年4月30日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发出贺信:“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,建设首个国家湿地公园,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,改善杭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,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,具有积极的作用。”

,

10多年来,西溪湿地一直不断探索湿地生态保护与发展、合理利用和精细化治理的新模式。例如,在堤塘边打下柳树桩,让其生根发芽,在堤岸上盘根错节,有益于丰富生态;将原生态保育区以及生态恢复区的部分封闭小面积水体连通,吸引水鸟栖息……以“绣花”功夫推动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。

,

为迎接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到来,今年1月下旬,西溪湿地启动了“小鱼治水”新模式,在43个浮萍等水草比较严重的池塘放养鱼苗1500尾,以维系水域生态平衡、净化水质。

,

“我们始终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,把原生态保护放在湿地工作的第一位。西溪湿地已成为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西湖西溪管委会党委委员、副主任何蕾表示。

,

既要引客来 也要敢“拒客”

,

到河渚街乘坐氦气球,欣赏“万塘揽胜”景观;去龙虾滩拍照摄影,观赏芦苇丛随风而舞;赴秋雪庵眺望远方,感受静谧的湿地美景……每逢节假日,赴西溪湿地休憩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。据统计,自2005年开园以来,西溪湿地累计入园游客约4500万人次,经营收入约22亿元,形成了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,确保了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。

,

“当前,西溪湿地通过功能分区的方式,将自然区域划为保育区,将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破坏的区域划为恢复重建区,将人文历史资源集中分布的区域划为‘人可进入’的合理利用区。”何蕾介绍,通过自然隔离,保育区限制或禁止人类活动,为动植物保留了一片自由栖息和繁衍的空间。而在合理利用区,做到应开尽开,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。

,

尽管如此,在开放区域,西溪湿地也采取“有限进入”政策,以“湿地水体能自然降解游客在湿地公园活动所产生的污染”为重要指标,控制游客数量,减轻西溪湿地的生态压力。同时,完善水质、气象、空气质量等智能监测和管控设施,实现生态监测、生态旅游放得开、管得住。

,

为确保“还湖于民、还园于民、还景于民”,2020年10月,西溪湿地免票开放区域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,增加到了5.79平方公里。“杭州亚运会之前,将对游步道整合提升,除了打造一条连接西湖和西溪湿地的人行绿道外,还要建设完成约18公里长的环西溪湿地绿道。”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。

,

既要会创新 也要懂坚守

,

去年,一场以“弘扬西溪湿地文化历史、民俗非遗”为主题的江南美学浸润实景大戏《今夕共西溪》受到市场及业界的关注和好评。作为浙江省“四十百千”文旅重大项目和杭州文旅“金名片”重点培育项目,《今夕共西溪》运用全息音响系统、喷泉、雾森等科技呈现形式,为观众奉上一场沉浸式的视听盛宴。这是西溪湿地通过演艺形式活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。

,

“西溪湿地是第一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之一。多年来,景区相继建成了近50处自然和人文景观,谋划了‘蒋村龙舟胜会’‘五常龙舟胜会’等多项非遗相关项目,不仅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,也推广了当地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。” 何蕾说。

,

为了扩大非遗的展示空间,西溪湿地还建立了河渚街、西溪人家等多处非遗文化展示点。在旅游旺季时,这几处展示点游人如织,是景区最热闹的地方。在河渚街开店的“西溪小花篮”非遗传承人俞小兰用直径不到两毫米的竹丝,编织出精致的小花篮。她说:“这门手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,我一定要把它传承发扬好。”

,

如今,西溪湿地不仅是践行“两山”理念的生动写照,也是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,更是生态自然教育、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,走出了一条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的“西溪路径”。

,

上一篇:钯金价格飞涨对全球半导体影响几何?

下一篇: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发布

相关推荐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