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这个问题,我可不困了。
2008年的时候,我第一次跳槽,没有经验。
Randstad的HR给我打电话,问我这个问题。
我当时那个慌张啊,因为我就在另一家公司现场等待面试,身边不少人。
于是,我在接电话时,那个遮遮掩掩啊,就像一个被抓住把柄的渣男,就怕被两边的HR发现我脚踏多条船,感觉我不够真诚。
入职后,和同事们关系熟了。
有一次,我和招我进来的HR聊天,提到这事,发现我想太多了……
她的说法是:
我当时年纪小,也单纯,有很多不符合职场逻辑的思维。最典型的错误思维就是:作为打工人,我要专一,和一家公司在谈,就不能再和其他公司谈,否则就是一个职场渣男……
08年以后,我进入了人力资源行业,发现很多事情,不像我们自己想得那么复杂。
企业招人核心关注三个问题:
能力: Can you do the job?
意愿: Do you love the job?
团队合作能力: Can we tolerate working with you?
而有没有offer,一定程度上,都能侧面展现你的能力和意愿。
先说能力,有offer,证明其他公司也看重你,侧面证明了你的业务能力,如果是知名企业,那就更加说明你的实力了。
举个例子,你在我老东家Mercer面试,HR问你拿了哪家offer,你说拿了麦肯锡的offer,那我们肯定是刮目相看的。
当然,与此同时,有其他offer,也证明了你的意愿可能没有那么强烈。
再举个例子,你在小米面试,说自己拿到了苹果的offer,那么小米面试官对你能力肯定是更加认可了,但是不是会给你发offer,那也不一定,因为苹果的offer大概率更好啊。面试官可能觉得希望渺茫,就放弃了。
但「意愿」这个事情是可以谈的。
尤其是社招岗位上的。
HR问这个问题的目的,核心目的是判断你的入职意愿 。你的能力,理论上是通过面试去验证的。
企业如果真的看重你,会在薪资上,福利上,以及未来成长资源上提供更多倾斜。
当然,有一说一,你不可能伪造一个超级高的offer来忽悠HR跟进。
每个岗位的薪酬是有范畴的, 你报价太高,HR就放弃了,去找备胎了。
我的建议是:根据实际情况实话实说。
很多人觉得面试坦诚是傻子,套路才是聪明人,但在我看来,真诚是最好的套路。
有offer就说有offer。
但你没有义务展示其他公司的书面offer出来,给HR看。
之前写过一篇文章《手里有几个offer,能和HR讲价?》,我分享过,拿一家offer给另一家HR看,试图卷公司竞价的逻辑,不适合绝大多数职场人。
企业希望要你,自然需要拿出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——但必然是在其薪资框架内的。
更重要的是,你有了offer,意味着你需要尽快做决策,客观上,也会推动这家公司内部流程走得更快。避免你等1-2个月(你也不可能一直被他们钓着)。
话术可以是:
确实有offer,目前也在做对比,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,我还是希望谨慎考虑一下。也希望贵司的offer尽快出来,方便我做决策,其他公司催得也挺着急的。
但要有一个心理准备,除非你是某个行业的头部经理人,否则大多数情况下,企业不可能为一个普通打工人打破薪资架构。
没有offer的情况下,不建议伪造有offer。
撒一个谎需要很多谎来圆,什么公司的offer?大概多少薪酬?他们预期你什么时候入职?
万一HR在那家公司有一个熟人,打听一下被戳穿了,可能就是一票封杀。
而假装有 offer 未必真能提升这家公司开给你的薪资,这种撒谎的性价比很低。
就像当初心动的offer里,何旻哲在面试律所的时候伪造了一个普华永道的实习经历,反而被律师们质疑——没想清楚职业规划。
但是就算没有offer,你可以说面试啊。
话术可以是:
刚刚决定出来看机会,目前还没有offer。但有几个面试,有几个在第一轮,几个在第二轮,几个到了谈薪阶段……
这也可能证明你的能力,也可以促使HR尽快开出有竞争力的offer。
如果是既没有offer,这还是你第一个面试,也可以坦诚沟通,强调刚刚开始看机会,以及对现在的公司很有感情。
话术如下:
我其实很少在外看机会,主要是在公司干得还是很开心的,也很感恩老板的支持。这次来面试,还是因为贵司(各种牛各种好),所以我才来的。
强调自己对现在的公司有感情,也是一种很好的谈判策略。
因为感情好,挖角难度就更大。
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就是被动候选人(Passive Candidate)。
当然,配合这种话术,需要有一个条件,你没有在市场上海投简历,或者你这次的面试是由对方HR主动发起或者猎头牵线的。
这样你看起来才是被动候选人。
否则,人HR一对,发现过去一个月内,你已经给他们公司3-4个岗位都投过简历了……他们也不会相信你。
当然,我建议,一旦你决定出来看机会了,务必多面几家,再做决策。
本质上说,我们打工人判断自己薪资的渠道不算多,多拿两个offer,你就能清楚判断自己的市场价值了。